
现金类理财产品主要是从银行类理财产品、国债逆回购、货币基金三个方面开始说起。
银行类理财产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活期、定期、大额存单、银行理财。

第一活期就没什么说的了,咱们把钱存银行,什么都没办理,就是活期,存款利率一般就是0.3%,不论存多少年,都是按照原始本金计算。
第二定期相信大家也不陌生,年存款利率和存款期限成正比,通常在1%~3%的年利率,虽然比活期存款高不少,但流动性不好。如果提前取,利息损失很大,好处是保本保息。
上面两种都属于银行存款类,但现在钱放在银行真的安全吗?想想包商银行、河南村镇银行、和网上说的,存在银行的钱被莫名的转走,还在打官司的案例。当然不是说钱不能放银行,而是有技巧,根据《存款保险条例》:如果银行破产,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是50万人民币,也就是说,最安全的方法是在单一银行的钱不要超过50万元。

第三是大额存单,大额存单有起购门槛,一般是20万起,是由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向个人、非金融企业、机关团体等发行的一种大额存款凭证。本质上属于存款,有不同的期限,也可以办理提前支取和赎回,同时还可以质押,收益一般略高于银行定期收益,略低于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

第四就是银行理财了,也是大家容易搞乱的,很多人在银行买过银行理财,很多都是保本保息的,于是大家将银行理财和银行存款搞混,认为银行理财可以信任,不赔钱,其实投资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银行去做理财,也是去买股票、债券等等,银行的这类投资当然不是稳赚不赔的,之前之所以不赔钱,是他们有足够大的资金池,可以去填补这些钱,让大家感觉不到亏损。2017年最早实施银行理财不保本新规,直到2022年1月1日起,银行资管新规的过渡期正式到期,到期之后,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再保本保息了,明确打破刚性兑付,明确规定购买理财的一些风险由过去的银行兜底转变成购买者自己承担一切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年买的银行理财居然出现亏损而之前没出现的原因了。

再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怎么选呢,从风险等级来说。R1(低风险)、R2(中低风险)、R3(中风险)、R4(中高风险)、R5(高风险),通常理解R1、R2基本上能保证本金安全,往上风险等级越高,亏损的风险越大,如果实在要买高风险的产品,一定要分散投资,避免单一产品暴雷,即使概率小,但也不要用血汗钱去博概率,一旦损失,后悔莫及;从产品来源上说,最好购买知名理财公司的产品,而且一定要确认是银行理财产品。